在滇池北部,一道天然的湖堤将滇池分为南北两片水域,北区为内湖,即草海。从地图上看,草海正好位于昆明主城下方,是滇池最接近昆明主城的水域。近年来,随着滇池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草海水质及周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高端地产项目的入驻,草海片区价值逐步显现。
昆明“翠湖时代”迈向“草海时代”步伐加速,真正的“草海时代”即将来临。
治理
力争到2015年草海水质达V类
资料显示,滇池草海面积10.8平方公里,仅占滇池水域面积的三十分之一左右,主城区7条入滇河道的河水源源不断注入草海。据调查,2000年,草海入湖污染负荷已占到整个滇池的45%,草海已成为滇池的纳污库,草海成了接纳城市生活污水的“纳污库”。目前,滇池草海水体中主要污染仍为有机物、总氯及氮磷污染。
“十一五”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对滇池的治理进入了轰轰烈烈的“铁腕治污、科学治理、综合治理”时期。
2008年1月3日,市委、市政府提出“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新思路。同年3月,滇池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正式实施“河(段)长负责制”,由昆明市领导担任“河长”,河道流经区域的县(区)领导担任“段长”,对辖区水质目标负总责,对河道实行分段监控、管理、考核和问责。
而河道“三包”责任制的实施让河道清洁有人管、河岸绿化有人护、违法行为有人查,将河道治理深入到群众当中去,让全民参与治理。从此,昆明市的滇池治理工作透出了新气象。
2012年,滇池草海水质营养状态由重度富营养转为中度富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降低了4.4%,水体透明度的平均值上升了1.54%。
同时,以“六大工程”为主线,滇池“十二五”规划提出“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五大类项目100个项目和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总投资420.14亿元。力争到2015年,使滇池水质明显好转。草海、外海水质稳定达到V类水,力争达到IV类水,35条入滇池河道水质稳定达到IV类水,力争达到III类水。
探访
草海大坝成市民游玩好去处
昨天下午,有不少市民、游客在草海大坝拍照、游玩。
“这几年,滇池草海的水质的确好了很多,每逢周末或者假日,我总会和家人来这里看滇池。”正在给孙子拍照的孙大爷笑着说,尤其是在冬天红嘴鸥到来的时候,家人来海埂大坝的次数就更多了。“更多的红嘴鸥来到昆明,说明滇池水质越来越好了。”
说话间,孙大爷的小孙子拿着吃完零食的包装袋跑到垃圾桶前,投了进去。“治理滇池,不能光靠政府,只要人人都出一份力,还愁滇池治理不好吗?现在我们社区老老小小都知道保护滇池要从小事做起。”孙大爷说。
顺着草海大坝一直走到五百亩鱼塘,可以清楚地看到草海岸边没有出现发黑发臭的迹象。“这次来昆明,第一站就来到了滇池草海。总体感觉,草海周围风光还算不错,青山绿水,花花草草,适合徒步旅行。”一名游客表示。
业内
见证永昌湿地的“蜕变”
“近几年来,整体上感觉,目前草海发黑发臭的现象基本没有了。草海水质变好了,滇池周边的湿地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位于草海大坝附近的永昌湿地就是其中一个。”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环保局杨局长表示,永昌湿地以前只是一个经营性的鱼塘,脏、乱、差问题很严重。
杨局长介绍,2009年以前,现在的永昌湿地还是一个经营性的鱼塘,很多钓鱼者前来钓鱼,留下很多垃圾。鱼塘堤埂破烂不堪,且阻断了水的流通,发黑发臭。
2009年,响应市政府“退塘还湖”的政策,开始对鱼塘进行改造,消除了污染源,在湿地与草海之间开通了一条通道,并且对湿地进行清淤,清除杂草,湿地周边种植了大量的陆生植物,永昌湿地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占地面积218亩的永昌湿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昆明人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杨局长说。
价值动向
高端地产项目激活草海片区价值
某一片区活跃,多与地产项目有关。有观点认为,高端房地产项目入驻“草海”,意味着其商业价值已然被激活。凭借广阔的空间、优美的环境,草海替代翠湖成为昆明新“核心”的几率极大。
在草海,上述项目同步投入道路建设、湿地建设,配套管网建设、河道迁改等市政基础工程,并喊出了融时尚、文化、生态为一体的现代新昆明“城市客厅”。
配套方面,更是规划打造成为集办公、商业、酒店、娱乐、休闲、居住、社区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城市综合体,几乎可称之为一次“城中造城”的行动。
长期以来,草海片区市政配套滞后,城市建设缓慢,生态环境脆弱,影响滇池治理进程。该项目的落成,对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中村改造,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均意义非凡。
“翠湖商圈和三市街商圈是传统的昆明中心,其中心地位难以撼动。”云南财经大学MBA教育学院不动产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周大研说,从市政府规划,昆明的城市重心有以滇池为中心南移迹象和趋势,所谓“草海时代”,是让昆明形成多个副中心的格局。
“草海无论从与主城的距离或是环境上来看,宜居条件都要更好一点。” 周大研认为,上述项目落地前,该片区缺少成规模、高端的大型综合性居住社区现象突出。
“草海东岸片区二手房的价格也直接体现了其居住价值和公众对该片区的心理预期。”绿地集团云贵事业部营销总监宁悠迪介绍,目前片区内的二手房均价已近10000元/平米。随着周边的改造和道路路网的完善,草海片区前景可观。
专家观点
网络写手“风之末端”:
打造匹配“城市客厅”的滇池文化
自古昆明人就有逐水而居的习惯,所以“翠湖片区”成为昆明人的经济文化中心不足为奇,但苦于滇池水患泛滥,历来昆明古城都与滇池保持了较远的距离。进入新社会,曾经“围海造田”的荒唐,对滇池肆无忌惮的污染,都让我们记忆犹新而心痛不已。所以前几年,在部分人提出开发滇池的时候,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如今随着老城区人口的饱和,以及科技的成熟,昆明已经具备了开发滇池的条件。作为滇池的内湖,草海首当其冲。按照政府规划,“三年建设十大片区、十大项目、十大基础设施,打造滇池环湖生态圈、文化圈、旅游圈”,现在来说昆明城市建设从"翠湖时代"迈向"滇池时代"并不为过。
“滇池时代”来临,草海“城市客厅”的定位,首先理当把宣传和弘扬滇池文化作为重点,让世人都看到昆明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与之相匹配。其次,必须通过一个新区的建设,让我们更加了解滇池、爱护滇池。在昆明建设成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过程中,无论是从水质治理上,还是从文化传承上,昆明人不能再愧对母亲湖。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树华:
多一张城市名片多一个提升实力的载体
打造草海时尚文化区,将为昆明新增一张响亮的名片,激发这座城市的发展动力。
总体而言,昆明已经具备了建设成为引领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但由于长期受地域环境的影响,除了得天独厚的气候及旅游资源,昆明拿得出手的“名片”少之又少,难道昆明真的就如此了吗?我看未必。
从区位优势上看,昆明地处南北国际大通道,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西亚、南欧和非洲的五大区域开放的前沿城市;从交通优势来看,昆明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城市,具有多条国际铁路,长水机场作为国内四大国际机场之一,已经为昆明搭建骑了快捷的国内国际通道;就经济发展而言,昆明市是云南唯一的特大城市,仅昆明市经济总量在全省经济总量的占比接近1/3;国家出台的建设云南为桥头堡战略思想,昆明又是核心城市,投资环境好。
从理论上讲,如果把金融中心划分为国内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三个层次。目前,昆明已经基本具备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条件和特点。从全国来看,地处桥头堡的枢纽和门户的昆明,建设金融中心城,与国际上诸如纽约华尔街等的差距还比较大;从现阶段分析,昆明经济属快速发展阶段;就目前而言,昆明的产业发展还相对落后,正需要草海时尚文化区这类能够提升城市整体实体,有巨大引领性的产业项目。但是开发必须与保护并重,一定要高起点,长远规划。